聚焦酒博会|张炸力:中国白酒的国际市场机遇与未来值得期待

小编 2025-09-11

“2024年我国白酒在国际烈酒市场的出口金额达9.7亿美元,尽管当前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占比较低,但其中蕴含的机遇与未来值得期待。”9月10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首席顾问张炸力在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上说。

张炸力认为,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中,多重挑战不容忽视。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际烈酒市场长期被威士忌、伏特加等品牌主导,中国白酒在品牌竞争中面临显著压力;从消费群体分布而言,中国白酒出口仍高度依赖华人市场,在国外本土消费者中的普及度偏低;在标准认证层面,国外对酒类产品的要求更为严格,国内现有标准难以完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此外,关税壁垒是全球酒类贸易的共性问题,中国白酒出口同样受此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国际化推进难度。

wechat_2025-09-11_114503_313.png

针对上述挑战,张炸力提出了破局方向。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核心在于坚守产品品质,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已在全球化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创新”则需聚焦国外消费群体需求,改变传统单一的出口模式。

“中国白酒出口长期依赖广交会等展会,且多通过香港中转及经销商代理,这种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国际化发展需求。”张炸力说,未来应推动“产业出海”,通过与海外有经验的渠道商、进口商、生产厂家深度合作,输出白酒生产设备与工艺,并结合当地口味偏好进行产品适配,以产业协同带动产品出口。

秉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并适配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将国内酒企成熟的“卖生活方式”营销理念移植至海外市场。通过联合海外合作伙伴,采用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推广方式,让国外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白酒,逐步提升产品在本土市场的认可度。

借助外力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当前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认知多集中于茅台、五粮液等少数头部品牌,对其他品牌了解有限。张炸力认为,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白酒缺乏国际业界专家及专业机构的评判与背书。未来应积极引入国际知名业界专家与专业人士,对中国白酒进行专业评估,通过权威声音增强国际市场对中国白酒的认知,进而提升中国白酒在国际烈酒市场的话语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没有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